肝癌的徵狀及預防


張寬耀醫生
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

肝癌之所以成為本港第3大癌症殺手,和它缺乏徵狀有一定關係。由於肝臟沒有神經,因此即使出現腫瘤也不一定會覺得痛楚,往往要待腫瘤長到相當大,刺激肝臟包膜、甚至已轉移時才出現痛感,令患者太遲才尋求治療。

因此,肝癌早期病徵並不明顯,當腫瘤逐漸增大時,病人才可能出現以下徵狀:上腹(特別是右上腹不適)、腹痛;右肩疼痛(因肝臟腫大刺激橫隔膜神經,此處神經正好連接右肩神經);食慾不振;體重下降、噁心,甚至昏睡。更多時候病人是出現黃疸時才發現,此時病人的膽管已被腫瘤阻塞或肝功能受損,膽汁色素在血液積聚,令皮膚及眼白呈黃色、皮膚痕癢、小便呈茶色,腹部亦有機會積水,屆時治療會更為困難。

如上篇所述,乙型及丙型肝炎病人是肝癌的高危一族,因此他們一定要及早控制病情、緊密檢查以預防並及早發現肝癌。即使是未曾急性病發、肝酵素正常的帶菌者也至少需要作肝臟超聲波檢查及驗血,看看是否有肝硬化或是其他問題出現。

至於一般市民,預防肝癌同樣也需從肝炎入手。本港從1998年開始為全港新生兒注射乙肝疫苗,這批年輕人感染的機會不大。可是在此之前出生的人士,應該及早注射疫苗以作預防。如家人不幸感染乙肝,其他成員應及早接受血液檢查,以確定是否已感染乙肝病毒,或身體接觸乙肝病毒後是否已產生抗體。值得留意的是,乙型及丙型肝炎可透過體液傳染,因此不安全的性行為或共用針筒也會增加感染的機會。

過量飲酒會導致肝硬化,因此要節制飲酒;吸煙也是元兇之一,戒煙從不太遲。飲食方面尚要留意,花生、穀類及粟米應存放在乾燥陰涼的地方,因為濕熱環境易令這些食物產生黃曲霉毒素而引致肝癌,因此進食時如發現有異味應立即停止食用。